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国情聚焦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兴水惠民新跨越——“十一五”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2011-01-30

兴水惠民新跨越
——“十一五”时期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姚润丰)防洪减灾经济效益8438亿元,2.1亿农民告别饮水难,9400座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万元GDP用水量下降95立方米……一串串数字,写就“十一五”时期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浓墨重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水利投资规模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保障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治水惠民生,兴水促和谐,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防灾减灾:筑牢安全屏障

    5年间,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达8438亿元,共减淹耕地19051千公顷,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近1/6。5年间,我国依靠抗旱浇地年均挽回粮食损失3900多万吨,等于再造了一个“北大仓”。5年间,我国成功防御了41个台风和热带风暴,仅2010年一年就安全转移群众1700多万人次……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力抗确保丰收。

    从2006年的川渝百年不遇大旱到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到2009年北方八省(区、市)冬麦区大旱,从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到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防汛抗旱史上不平凡的5年。地震、洪涝、干旱、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灾害种类之多、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历史罕见。面对一场场暴雨洪峰侵袭,面对一次次自然灾害突至,在“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的防汛抗旱理念指引下,我国战胜历次重大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打赢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战役。

    数字的背后,是防洪工程体系的完善。5年间,全国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库库容381亿立方米,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长江下游河势控制、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稳步推进,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成……目前,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的防御标准已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

    数字的背后,是非工程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5年间,一批防汛抗旱法律法规出台。2006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颁布施行,各级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制度逐步建立,全国抗旱规划编制完成。2010年,覆盖全国1836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启动。

    民生水利:惠及亿万群众

    2010年11月6日,甘肃省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这个县6个乡镇95个村10多万群众从此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实现了用上自来水的美好夙愿。

    从223亿元到1009亿元,从6700万人到2.1亿人,这是我国从“十五”到“十一五”国家投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资金和人数。4.53倍和3.13倍的巨大数字反差,彰显了我国致力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决心和成效。

    五年来,18.9万处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相继完工,砷病区、血吸虫病疫区以及其他涉水重病区的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中重度氟病区基本得到解决,2.1亿农村群众从中受益,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仅是民生水利的一个领域。民生水利加快发展,水利发展改革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是“十一五”水利实践最为鲜明的特点。

    5年间,中央共安排512.19亿元,全国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顺利完成,让亿万群众免受洪水的威胁。这项举措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水利史上也绝无仅有。

    灌区建设,既关乎国家的“粮袋子”,又关系农民群众的“钱袋子”。“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投资314亿元,对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国99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已经启动。两批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也在“十一五”期间全力推进,小型灌排工程变得畅通了,解决了农民最关心、最直接但又无力解决的农业灌溉问题。

    “十一五”,这是群众从水利发展中直接受益最多的时期。透过一组组数据,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清晰可见。

    资源节约:首推“三条红线”

    以年均不足1%的用水总量增幅支撑着经济总量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万元GDP用水量从2005的304立方米降至2009年的20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169立方米降低到2009年的116立方米,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05的0.45提高到2009年的0.49。100个国家级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蓬勃展开……

    这些数字的增减之间,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的不懈探索,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对我国水情国情的科学把握,带来的是水资源工作理念的转变与升华。水利部研究提出了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成为“十一五”期间探索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大突破: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理念的创新与完善,指引着实践与探索。5年间,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公众自觉节水的行为规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启动了全国主要跨省区江河水量分配工作,七大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编制完成。除西藏外的全部省市实行了用水定额管理。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国务院批复实施,31个省份全部批复实施水功能区划。苏锡常地区全面禁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得到初步控制。

    以水定产,以水调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用水方式转变。5年间,全国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3∶45∶42调整到2009年的11∶47∶42,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例由2005年的71∶22∶7调整到了2009年的63∶24∶13。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有力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