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政策集萃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西藏自治区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倾力致富一方百姓
2011-02-10

西藏自治区扎实推动 退耕还林,倾力致富一方百姓

【字体:】 中国国情

西藏自治区扎实推动 退耕还林,倾力致富一方百姓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14日讯

隆子县山多、沙多、立地条件差,土地相对贫瘠,是西藏自治区荒野 化较为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隆子县林业局抢抓时机,把退耕还林作为改良 生态环境、调剂 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继续 发展的战略行径 ,举全县之力,扎实推动 ,成效明显 。  

年,县委、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林业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实行 ,对林业工作进行反省 验收,对工程负责人进行严峻 的监督 管理,指挥和协助林业部门顺利开展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奠定了坚实的组织根本。二是加强 退耕还林工作的宣传,加强 全民绿化意识,进步 群众搞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隆子县组织有关单位、部门采纳多情势 、多法子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全民植树造林的舆论气氛 。在3·12植树节期间,共发放有关退耕还林知识等宣传单1500余份,并先后5次召开县退耕还林现场工作会议。全区和地区 的退耕还林现场工作会也曾先后在隆子县召开。

斤,现金20元的政策规定,并把钱粮补贴 兑现情况 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张榜颁布 ,相互监督 。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农民争任务 、抢退耕的局面 。

个造林要害 环节,以上

1.3高的围墙,经初步统计,共修筑围墙100余公里,不能修筑围墙的就以自然村为单位,由各责任 区轮流进行管护。

六、退耕还林效益明显 。由于隆子县在退耕还林历程 中,50%以上的为沙棘林,极大地丰厚 了隆子县沙棘林资源。隆子县本为西藏沙棘资源大县,为当地发展沙棘产业增加了丰富 的根本。在短期效益上,多数退耕户由种植农田改为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年经济效益,又对隆子县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缓和与修养生息作用。退耕地单位面积收益由细小的经济收入转化为未来的生态效益和原收益五倍以上的经济效益;长期效益上,在生态环境得到改良 的根本上,隆子县沙棘林资源规模 不断扩张 ,为今后开发沙棘林产业打下了良好的根本。

(一)生态环境明显 改良 。隆子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期间就遵守 “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农民自愿、连片方案、突出重点、兼顾 全局”的原则,重点布局在隆子河谷一带以及其它生态环境脆弱处所 的贫困户。退耕地整个 为盐碱地、低产田,坡度级分5℃、15℃、25℃。通过实行 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森林笼罩 和绿地笼罩 ,改善 土壤、减轻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改良 区域天气环境,有效地改良 了生态环境。自2002年实行 退耕还林还草以来,隆子县退耕林目前已初具规模 ,林草的涵养水源、维持 水土作用已产生 轻微的生态效益。近年来,周边吝啬 候明显 增多,河水浑浊度降低 ,土壤质地、色彩 、肥力呈向健康状态 转变 的趋势。

(二)增进 了处所 经济的发展。从退耕还林工程实行 情况 来看,退耕还林的实行 完整 能增进 当地农业产业结构 调剂 ,带动处所 经济结构 的调剂 。近年来,通过实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外,多数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得到明显 进步 ,加上退耕后国家粮食 、现金补贴 ,退耕地的经济效益已越过 原有经济价值,群众生活 明显 得到进步 。宽大 退耕户人均收入增加500元。隆子镇色吉雪村卓玛一家四口人。退耕前首要以农业为主,但由于耕地质量差,农作物产量低,一年总收入只够日常生活 开支。退耕后,家庭首要经济支柱由农业转变 为畜牧业和零副产业,家庭首要劳力改为外出务工,富饶 劳力首要从事低量的农业劳动和牧业劳动,年人均收入由原本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元。退耕还林得到了宽大 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 和大力支撑 ,各项政策日益深入 人心。

(三)贫困户减少。隆子县退耕还林后,本来 缺口粮户根本 得到解决,绝对贫困户由原本的80多户减少到现在的43户,温饱户占整个 退耕户的95%。贫困户多为家里短缺劳动力,孤寡老人,退耕后,对这些贫困户采纳政府补贴 的措施 ,为这些贫困户每年送上足够的口粮。

(四)产业结构 得到优化。由于退耕后,耕地面积减少,而粮食 产量由于有国家粮食 、现金补贴 不受影响,家庭劳力就产生 富裕,相应从事副业的人就多了起来,包孕外出务工、做生意、搞养殖,极大的转变 了经济来源单一,产业结构 单调的局面 。据调查,宽大 退耕户中,从事养殖业的增加500户,从事经商、务工的增加1000余人。

(五)畜牧业得到有力推动 。隆子县是黄牛改善 先进县,已成为全区重要的奶牛种源基地, 全县已有19个黄改点,黄改工作已辐射到全县两镇948个行政村。随着黄改工作的深入 ,改善 黄牛存栏量的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