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专家视点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自成一家的铜刻艺术
2011-02-08

自成一家的铜刻艺术--《吴蘅铜刻选》观赏

2011年1月3日 09:57

选稿:上官贤 滥觞:东方网 作者:吴兴人

  我对铜刻艺术素无钻研 。友人赠我一本《吴蘅铜刻选》,供业余消遣之用。元旦无事,便打开套封涉猎,创造书是用宣纸印的,并用手工装订,装帧精巧 。更引起我注意的是,书的首页有知名 书画鉴赏家郑重 先生作的一篇洋洋洒洒的前言,从铜刻的滥觞 到式微、今日的衰落,及其艺术特征,均有精到的见解 ,引领我跨过观赏 铜刻艺术的门槛。

  铜刻艺术,上溯商周。沿袭至今。吴蘅喜欢 铜刻,则始于知名 画家唐云的指示。三十多年前,吴蘅还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他到唐云家作客,见他有一个心爱的铜制墨盒,因把玩日久,上面刻有一只齐白石画的螃蟹已遭磨损。吴蘅见后,提出由他试补刻一蟹,唐云表现 赞成 。吴蘅数日完工送去,唐云极为赞美 ,鼓励他到铜刻艺术领域 里闯一闯。从此,吴蘅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十多年过去,吴蘅的铜刻已自成一家。

  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在十一年前,就对吴蘅的铜刻成绩 作了权威 的评论:“吴蘅铜刻艺术的萌芽和成长,实在是极其可喜的,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久已消歇的传统铜刻,而且博采众长,熔金石、书画、竹刻、牙刻于一炉,浮现 出崭新的面貌 。他执著努力 已使传统的镌铜从首要是手工艺的作品成为一种真正的新的艺术。”翻看《吴蘅铜刻选》的一百五十余幅作品,马评是为至评,极其中肯。

  铜刻艺术的发展,与文人画的繁茂一样,与文人的参与有关。有了知名 文人的参与,铜刻从被人视作匠人的“雕虫小技”,上升为一种艺术作品。在《吴蘅铜刻选》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和当代许多知名 书画家的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如谢稚柳、陈家泠、唐云、程十发、周慧珺、韩天衡、应野平、陆俨少、陈佩秋等。他们都为吴蘅供给 了铜刻的墨稿。先天极好,锦上添花,铜刻更加斐然。如本书的开篇《青篁斋诗意图》,就是陈家泠供给 的原创墨稿。画中有屋有树,在青篁斋里,寒夜西风,有人萧斋独坐,倾力刻图,此人便是吴蘅。画家与刻家的完善 的联合 ,使坚韧的铜料直如竹木,其势锐不可当,作品表现 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趣。这是在以往铜刻作品上所从未见的境界。

  吴蘅的铜刻作品奉告 人们:铜刻并不都是刚强 大力之作。既有大江东去,也有小桥流水。既有笔力雄壮 、挥之即去的古风,也有婉约细腻、柔情如水的抒情。他是使刀如使笔,镌铜如镌泥。林风眠的《抚琴图》和《拔阮图》,分辨 刻了两位古代美人坐着弹奏古筝和月琴的情景,人物线条柔美,表情生动 ,动人 的琴音仿佛从画面上徐徐传出。谢稚柳的《水竹图》、陆俨少的《梅花图》、张大壮的《对虾图》,都是工笔细腻之作。吴作人的《熊猫图》,刻了两只可爱的熊猫,黑白分明,稚态可掬。至于几十位知名 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无论是赵冷月的行书、苏渊雷的行草,或是吴湖帆的楷书、来楚生的隶书、韩天蘅的篆书,均各呈其妙,再现了中国书法的奇妙神韵。

  吴蘅自画自刻的作品也同样值得注意。虽然数量不多,也是平中有奇。他借助自己的绘画、竹刻和篆刻艺术的工夫 ,融入到创作中去。《清壶茶香图》一壶两杯,透出浓浓茶香;《水仙图》花开两支,枝叶并秀;《打坐图》用漫画伎俩 ,寥寥几笔,刻出一名打坐者面壁而坐的奇特 姿势 。刀中见笔,笔中有刀,刀笔相融,自成一体。吴蘅的镌刻成绩 ,三分借助于画稿,七分得力于刻刀。刀在手下飞动,人物花鸟在铜料上游走,终于游刃有余,刀下千姿百态,如今独步海内。许多国内外的不少收藏 家,竞相收藏 他的作品。

  铜刻也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花。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铜刻艺术后继乏人。上海从事铜刻艺术者屈指可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蘅在铜雕艺术领域 中取得的成绩 ,更值得赞美 和提倡 。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