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专家视点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Gartner:IT企业应降低总拥有成本
2011-02-08

 TCO全名是total cost of ownership即总拥有成本,是一组完整 的法子 、模型和工具,可以用来赞助 企业更好地衡量 和管理IT投资所产生 的价值及其整个 成本。TCO是一种关于IT成本的整体观点,即指从客户拥有某种产品起头,直到收场应用 该产品期间的所有与其相干 的投入成本,通常是跨越全部 生命 周期。这个理论最早是80年代末由钻研 公司Gartner率先提出,最初是用来分析 拥有和布置个人电脑的花费。今天当许多企业起头聚焦客户以加强 竞争优势时,也愈加关注如何把持 网络成本。

对于当今的互联网企业,自建数据中心首先是管理和运营的成本。很难想象,一个互联网企业把本可以投入在用户上的资金与精力 ,花在去领会 怎么去铺设光缆,怎么去建机房,怎么去掩护数以万计的摄像头,这些是除了客户资金成本和设备 采购成本之外的运营成本和时机 成本。值得庆幸的是,在雷同 数据中心内,性能和盘算 能力 的增加比率远高于TCO的增加比率。这就意味着在数据中心内,每单位盘算 性能的实际成本在降低 。

尽管这是一个积极趋势,但是不断增加的密度仍然向我们提出新的寻衅。最首要的寻衅存在于设计和运行两方面。在增长 时代 ,一个广泛 的差错 观念觉得 应用 低密度设计将会降低 新数据中心的TCO。业界权威 专家对两种类型的结构 和设计进行了测评,效果 表明高密度数据中心更有利于降低 拥有者的成本。

但是在现有数据中心的系统 框架下,实现高密设计见面 临机房革新光阴 与客户迁移的双重寻衅。而世纪互联集装箱数据中心“云立方”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悖论”,真正实现“随需布置”。实现数据中心总拥有成本(TCO)有效降低 。

世纪互联“云立方”数据中心是怎么做到的?

在建筑空间,动力系统 和冷却系统 的成本被视为这些系统 的运行成本。高密度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在运行成本方面进行了大幅降低 。高密度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设计中,最大的寻衅在于箱体内的空气流动。设计难点不是增加的体积/机架比值,而是更好的气流散播把持 。 空气必须 被“有序”的输送到需要 的处所 。在集装箱数据中心中,机架逐次按行排列,并交替插入冷通道和热通道。冷通道可以向服务器供给 冷空气,同时,机架与相相邻的机架共用一个热通道。而低密度传统机房通常具有较差的空气流动管理。

这样的冷热通道气流管理,会对我们服务器运行产生 影响吗?

通常大家对于高密度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担心 在于热通道将会变得极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运维负责人的担心 :“这样封闭的高密环境,会不会对服务器的散热照成影响”。实际上,热通道的温度与在这个空气把持 区间的密度无关。假设在每个数据中心内,服务器的进气是明确 的,而且适当 的设计排除 了再循环。当42U的服务器被置于机架上,将从冷空气通道抽出需要 适量的冷空气,提供 服务器散热所需,然后排放到热空气通道。通过任何服务器的温度的升高值将会受到这个服务器的工作载荷以及热把持 算法的影响。这时集装箱数据中心会施加于适宜 的空气流速。以之前提到的42U服务器为例,为了保证散热,机架间会供给 2000 CFM以上的空气流速。

*Beaufort Scale (美国国家 景象 服务,2006)定义500fpm(5.7 mph)的流速为微风,直到其速度达到 中级微风(1144-1584 fpm),其可以被形容为“扬起尘土和吹松纸张”。

世纪互联“云立方”核心优势

“云立方”集装箱数据中心作为国内首家正式进入商业运营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从设计、生产的伊始,即立足“绿色低碳、随需布置”。即解决了互联网企业在爆发式增长 历程 中,机柜资源全国快速布置的枷锁 ,同时也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法 ,使电力应用 率大大进步 ,降低 大宗非盘算 应用 的电力耗损;在传统数据中心PUE值通常在1.8-2.2的标准 现状下,世纪互联通过自主创新,将PUE值降至1.2-1.3。为了进步 数据中心总拥有成本,做了有益的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