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经济转型提速看上海:服务经济“新地标”在崛起--中国国情网
2011-04-13

    新华社上海[ShangHai]4月12日电(记者叶锋、周琳)迈入“十二五”,上海[ShangHai]的现代服务业[FuWuYe]领域不断传出喜庆、昂扬的信息。黄浦江两岸,一座座服务经济“新地标”正悄然崛起,与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起构成“双轮驱动”,上海[ShangHai]的经济转型再度提速!

    现代服务业[FuWuYe]“点亮”开局

    陆家嘴的核心地带,中国第一高楼“上海[ShangHai]中心[ZhongXin]”势如春笋,正层层拔高。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塔冠最高点632米,全球第二。“大厦将创造一座垂直的城市,为上海[ShangHai]‘两个中心[ZhongXin]’建设增添新动力。”“上海[ShangHai]中心[ZhongXin]”董事长、上海[ShangHai]城投总经理孔庆伟说。

    春光里,以“上海[ShangHai]中心[ZhongXin]”等一批高端现代服务业[FuWuYe]项目为引领的上海[ShangHai]服务经济领域亮点频现:

    ——迪斯尼乐园项目正式开工,投资规模达245亿元,预计正式运营后每年累计增加约340亿元总产出和总收入,而其中位列前三的旅游业、现代商贸业、文化产业,均为现代服务业[FuWuYe]项目。

    ——会展业迎来“航空母舰”。1月敲定落户上海[ShangHai]、眼下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年内开工而筹备的“国家会展综合体”,投资总规模约230亿元。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均达国际顶级标准的会展中心[ZhongXin],建成后将一举改变上海[ShangHai]大型展馆资源相对紧缺的局面。

    ——“四个中心[ZhongXin]”建设阔步推进。航运产业基金、航运运价交易公司等国内“第一”的项目在3月纷纷“登陆”上海[ShangHai]。北外滩所在的虹口区区长吴清表示:“北外滩将努力在高端航运服务领域不断突破。”

    新兴服务经济“高地”正在拓展。眼下,上海[ShangHai]世博园区结构规划方案正在公示中,以文化博览区、会展及其商务区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FuWuYe]的重要集聚地将在世博园区隆起。

    一批“智慧型企业[QiYe]”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没有多少土地、厂房、设备,几乎只是“人脑+电脑”,但能撬动数百亿乃至数千亿元的新兴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上海[ShangHai]市信息中心[ZhongXin]主任王思政说:“这些走在产业前沿的企业[QiYe]是引领经济转型的重要生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ShangHai]的服务业[FuWuYe]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态势。今年2月份,上海[ShangHai]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00个,增长5.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0.19亿美元,增长20.1%。逾九成的外资投向服务业[FuWuYe]领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ShangHai]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ShangHai]要实现创新[ChuangXin]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FuWuYe]和先进制造业,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

    向改革创新[ChuangXin]要“驱动力”

    越是转型升级,改革创新[ChuangXin]越要先行。作为“智慧型企业[QiYe]”之一的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在两年多时间内将航空业电子商务比例从5%提升到35%以上。公司总裁周晔说:“我们创新[ChuangXin]了一套商业模式。但当企业[QiYe]做大后,其法律身份是什么,就成为一个问题”。

    知名化工企业[QiYe]华谊集团将生产性服务业[FuWuYe]务剥离、整合发展,仅化工物流公司去年营收就达到1.6亿元。不过,总裁刘训峰说:“资产买卖中的营业税、增值税等增加了生产性服务业[FuWuYe]剥离的成本,生产性服务业[FuWuYe]企业[QiYe]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这些都影响了企业[QiYe]整合的积极性。”

    为此,上海[ShangHai]的一系列制度创新[ChuangXin]陆续“破冰”。比如,生产性服务业[FuWuYe]企业[QiYe]的增值税改革已启动,由财政对制造业企业[QiYe]“主辅分离”、资产转移时所缴纳的营业税及增值税等多项税收进行资助。在试点基础上,上海[ShangHai]将争取在2011年进行改革“扩围”。

    再如,户籍“藩篱”加快破除,为高端服务企业[QiYe]不断留住人才。上海[ShangHai]去年8月下发《上海[ShangHai]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至今,已公示两批名单。第二批公示的132人中,以高新技术、金融、贸易、航运等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居多,中国银联等单位有10多人入围。

    承担着“四个率先”的历史使命,更多创新[ChuangXin]和改革方案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探索在上海[ShangHai]设立保险交易所的方案已上报,境外企业[QiYe]在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跨境ETF、全国性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等正在精心筹划……

    上海[ShangHai]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强调,上海[ShangHai]要勇于突破难点,积极探索,改革创新[ChuangXin];要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明确抓手,以点带面,纲举目张;要抓好先行试点,为全国下一阶段转型发展积累经验。

    服务经济“起飞”带动城市整体转型

    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上海[ShangHai]服务经济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8%;2009年,达到59.4%的高点。“十二五”期间,上海[ShangHai]的服务经济比重目标是65%,将与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起构成“双轮驱动”。上海[ShangHai]期待:服务经济的不断提升,将推动整座城市的整体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上海[ShangHai]成为一座功能相对单一的工商业城市;改革开放后30年,上海[ShangHai]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经济中心[ZhongXin]城市。未来,上海[ShangHai]的城市定位如何?

    根据国家对上海[ShangHai]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上海[ShangHai]确定的“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ZhongXin],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

    “上海[ShangHai]将以‘十二五’为标志,迎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上海[ShangHai]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ZhongXin]主任周振华说,随着服务经济的不断“起飞”,上海[ShangHai]的目标不仅是建成“四个中心[ZhongXin]”,也要建成“全球城市”,成为世界经济组织、金融机构、专业服务公司的主要集聚地,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及产品创新[ChuangXin]和活动的市场。

    上海[ShangHai]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进一步用多个“转向”概括上海[ShangHai]未来的重大转型: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ChuangXin]驱动,产业结构从工业与服务业[FuWuYe]并重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城市空间结构从单核转向多中心[ZhongXin],城市发展从经济建设主导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协调与促进,城市服务功能从集聚主导转向集聚与辐射并重。

    如今,作为国家战略的上海[ShangHai]国际金融中心[ZhongXin]、国际航运中心[ZhongXin]的宏伟蓝图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迈进。上海[ShangHai]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说:“我们要让监管部门感到把金融创新[ChuangXin]放在上海[ShangHai]试点最放心、最安全、风险最小;让金融机构感觉在上海[ShangHai]做金融创新[ChuangXin]最顺利、最可能取得成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迈入“十二五”,愈来愈感受到上海[ShangHai]创新[ChuangXin]驱动、转型发展的大手笔和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世界,正在见证这座东方大城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