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今日国情 > 今日行业 > 汽车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中国欲成汽车强国亟须破解“大而不强”难题--中国国情手册
2011-05-30

  各地都在上马汽车[QiChe]项目;已经上马的汽车[QiChe]项目追加投资额度;几大汽车[QiChe]公司都将产能以“百万辆级”向上扩充……悄然进入汽车[QiChe]社会的中国,当前正急欲成为世界汽车[QiChe]强国。

  产能做大并不意味着产业壮大。日前在长沙举办的“中国汽车[QiChe]品牌建设与传播”论坛上,与会学者指出,中国要完成从“汽车[QiChe]大国”向“汽车[QiChe]强国”的改变,亟需制订清楚的汽车[QiChe]产业国家级发展战略,同时横向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汽车[QiChe]企业集团。

  2010年,中国汽车[QiChe]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达23.5%,汽车[QiChe]产销分离达1826万辆和1806万辆,产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QiChe]产销第一规模大国。

  中国汽车[QiChe]工业协会供给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民用汽车[QiChe]保有量为7802万辆,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达3443万辆。私人购车成为汽车[QiChe]消费主流。

  然而,由于核心技术缺少、发展战略不够明晰,“大而不强”、“低价竞争”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民族汽车[QiChe]产业。2010年,中国出口整车54.5万辆,在国际汽车[QiChe]市场不过“冰山一角”。

  即使在中国本土市场,自主品牌汽车[QiChe]的竞争力远远落伍于“洋品牌”。据统计,201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627万辆,仅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6%;自主品牌轿车销量293万辆,仅占轿车总销量的31%。

  从生产环节看,中国汽车[QiChe]产业“大而不强”的特点更为典范。中国汽车[QiChe]企业数量有100多家,但大多年产量低于10万辆。

  中国汽车[QiChe]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以为,中国汽车[QiChe]产业目前“大而不强”的状态,主要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少与软环境的缺失。

  环顾中国汽车[QiChe]产业走过的发展道路,不外乎是进行技术引进,然后力图通过消化、吸收,实现最后的创新,取得发展。但数据显示,中国汽车[QiChe]产业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投入比率非常低,仅为1∶0.07,而韩国和日本汽车[QiChe]产业发展之初这一比率为1∶8。

  目前,国内主要汽车[QiChe]企业虽然对整车具备了二次开发和匹配开发的才能,但在乘用车核心零部件和平台技术、商用车动员机电控系统等症结零部件上,尚未控制核心技术,部分大型企业过于依附合资方的品牌和技术。

  虽然中国汽车[QiChe]行业迅猛发展,但汽车[QiChe]行业管理法制化过程显著滞后。中国至今尚未颁布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车辆法或相干法律。

  此外,建设汽车[QiChe]强国的外部环境也不佳。已跨入“汽车[QiChe]社会”门槛的中国人,在享受着汽车[QiChe]带来的文明、财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拥堵、排放、能源耗费的负面挑战。

  中国汽车[QiChe]工业经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说,随着汽车[QiChe]社会的来临,政府应当摒弃传统“以罚代管”的简略模式,要更好地进行规划设计,增强软、硬环境建设,为汽车[QiChe]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据了解,“十二五”中国汽车[QiChe]发展目的为: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形成3—4家年产400万辆以上的大型企业。同时,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领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领率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