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国情 > 体育2010 >

往届回顾

2008版中国年鉴

入编邀请更多>>

2010版国情

新中国六十年来的伟大历史实践证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

深圳大运会倒计时百日:演绎“不一样”的精彩--中国国情
2011-05-04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深圳,市民中心广场,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倒计时电子钟。

  “距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鲜红的倒计时数字在不停地闪耀、跳动……

  北京,北京大学,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把“虹”。

  深圳大运会圣火火种点亮了多彩的“虹”,火把传递的第一棒4日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起跑……

  大运会,正向深圳走来。

  自从在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行城市的角逐中胜出,深圳人就一直在思考:“青春之城”将以怎样的视角面对大运会?

  自从有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出色,人们就一直在关注:“设计之都”将为世界设计一个怎样的大运会?

  2011年4月15日,深圳发布大运会的核心理念:“从这里开端,不一样的出色”。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作为世界青年的盛会,大运会的核心价值决定了我们须要不一样的思路。

  展现青春的特质

  红火火的簕杜鹃、绿茵茵的荔枝林、海蓝蓝的深圳湾、飞飙的滑板少年、街头的劲歌热舞……5月的深圳,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活气。

  市龄30年出头的年青城市、平均年纪不过30岁的年青市民,在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眼里,深圳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年青、特殊有活气。

  青春的赛事、青春的城市、青春的市民,寻求着青春的“不一样”。

  “在我们年青的时候,让我们欢快吧!”和着大运会会歌《让我们欢快吧》的节拍,深圳对大运会的设计就是环绕两个字:欢快!

  好动、好玩,新潮、时尚,个性、自我,这些青春的特质,成为深圳构思“不一样的出色”的核心元素。

  2007年底,当深圳在为大运会的开、闭幕式表示“厚重的历史”与“豪情的青春”间作出选择时,展现“赛事和城市青春特质”的“Start Here(从这里开端)”博得了深圳人的最大认同,成为深圳大运会的主题口号。

  开放的城市底色

  一张可爱的笑容在深圳街头的电子屏幕上跳跃,大运会吉祥物“UU”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深圳人的生活。代表在中国举行的国际运动会却没中文名,消除了本土文化因子的“UU”,却受到深圳人的特殊钟爱。

  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万力一直为自己的设计“超前”、“另类”而忐忑,但恰恰就是这支“超前”、“另类”的火把,从27个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年青的设计师为此格外感叹:正是对“不一样”超强的包容力和接收力,让深圳能够发明出许多“不一样的出色”。

  大运会吉祥物多个参选作品出自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设计师之手;开幕式场馆“春茧”由中日设计师共同构思;国内最长的深圳湾“彩灯天际线”由法国设计师设计;德国设计师创意的龙岗大运中心“水晶石”与紧邻的铜鼓岭、大运湖融为一体,实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山、水、石”的精致糅合……

  这些“不一样的出色”,折射出深圳继承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开放、包容的城市底色。

  我的青春我作主

  当官方计划将开幕式焰火跨境由香港天水围放到深圳“海之门”,大学生们却“唱”起了“反调”:深圳敢不敢不放焰火?“敢为天下先”的深圳又一次“不一样”:大运会开、闭幕式不放焰火!

  吉祥物“UU”的设计曾招来不少专家的非议,但深圳却最终选择了“UU”,因为“大学生们爱好”。

  年青人要求“我的青春我作主”,王荣态度非常鲜明:“年青人的盛会,理应由年青人说了算!”

  摒弃了政府“拍板”、“包办”的定势,普通市民、尤其是大学生们对深圳大运会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大运会将眼光投向市民,市民也将心贴近大运会。深圳百万市民学礼仪、6万名市民报名赛会志愿者,街头、社区活泼着750个志愿者服务“U站”和120万名社会志愿者……

  着眼体育的出色

  年初的深圳两会,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深圳大运会不比开、闭幕式的排场,不比场馆的豪华。

  开幕式以仪式为主,辞别焰火、明星,淡化演出;运发动全程参加、不再中途退场让位给演员……深圳市副市长张文说,深圳大运会突出的“不一样”就是“还原体育、把着眼点放在体育的出色”。

  4月16日,深圳大运中心、大运村子成。深圳市委副书记、大运村村长王穗明说,场馆满足的只能是“赛事的顺利与出色”而非“官员的形象和面子”。

  赛事回归体育的“不一样”,带来的是节省。

  为了省钱、省电,开幕式会场由原定的“水晶石”迁到面积较小的“春茧”;经过合理部署赛事,原计划66个竞赛场馆减少为60个,其中新建仅21个,其余都改建利用;原定50场火把传递缩减为5场、破费不到原预算的1/4;不建媒体村和裁判员村,接待任务交给商业酒店……

  深圳市市长许勤说,花钱一要多想能给市民带来哪些好处、多权衡“民生效应”,二要避免“透支”、莫让城市掉入“大运陷阱”。

  办赛事更“办城市”

  申办大运会胜利后不久,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就告知深圳:不是城市为运动会服务、而是运动会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服务。

  深圳记住了这位中国体育界元老的提示。2009年7月13日,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的王荣在贝尔格莱德接过大运会会旗,返回深圳就明确提出:深圳既要“办赛事”、更要“办城市”。

  “办赛事”着眼“办城市”,节省“办赛事”省下的钱用来“办城市”。

  “亮”、“畅”、“美”不是刻意为大运,而是借此改良民生。结合“办赛事”,晋升41条道路的照明;买通25条“断头路”;开通100多条公交线路、新增1331个公交站点;335公里的区域绿道全线贯通;街头实实在在栽树、种草,不摆盆花“应景”……

  借力“大运”,深圳全长150多公里的5条地铁线将于6月底全面运行;连接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的国内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客运枢纽深圳北站进入收官……

  深圳市规划和领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黄伟文说,大运会给了深圳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晋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契机。

  激发城市的锐气

  “办城市”,不只是城市的“硬件”。大运会给予深圳的契机,也包含晋升城市的“软件”,深圳没放过这个“良机”。

  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公德素质、环保素质、服务素质、爱心素质……深圳实行起6大素质晋升工程;3万多名市民将明信片寄往五湖四海、向全世界发出邀请,6万多名市民报名成为大运志愿者;“文明出行全城总发动”、“百万市民学外语活动”……深圳人已提前输入“东道主”的意识与义务。

  当大运会和深圳人文精力相遇,更多的人变得豪情澎湃。

  时时荡漾着理想主义的豪情、处处弥漫着许可“第一次”的气味,透过“不一样”的“出色”,人们看到了深圳的创新、个性和开放、包容,看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看到了深圳再现着当年“敢闯、敢试”的锐气。

  世界校长论坛、世界青年论坛、世界大学生沙滩音乐节、中欧青年联欢节,全球著名的校园歌手、25个欧盟青年组织齐聚深圳……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说,深圳大运会将不仅是体育的竞技场,更是世界青年大交换、“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距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每一天,深圳都在展示它的“不一样”和“出色”、展示它的青春与豪情。

  大运会,是深圳迈上新路后闪耀着“不一样的出色”的“亮点”,这颗“亮点”不是一闪而过,而是永久残暴于这座青春城市的科学发展之路。